小廚房的新品實驗室~法式蔓越莓杏仁牛軋糖
原本買了一大包的蔓越莓打算做scone的,一直遲遲未開工,放到最後因為有人特別訂購,於是就變成蔓越莓+杏仁牛軋糖啦!
記得以前吃的牛軋糖都硬梆梆的,牙齒不好的根本就咬不動,而手工做的好處就是因應吃的人的需求,軟硬度、甜度及口味都可以任意調整,而且手工做的真的比大量機器製作的口感要好許多,味道濃郁不說,一口咬下去同時有酸甜的蔓越莓,又有杏仁的咬勁還會彈牙,真的挺讚的!廚娘陳給自己打9分 ~^~哈哈
牛軋糖也是有歷史背景故事的唷,而且還有中西兩種版本呢!廚娘陳做的是法式口味,所以就先說說西方版本吧。
原來牛軋糖的名字是Nougat,意思是堅果類烘烤後與蜂蜜及糖漿混合製成的糖果;在11世紀時十字軍出征從中國帶回歐洲,經過改良在配方中嚴格規定加入蛋白與糖漿一起打發,再添加杏仁等堅果,這就是西方版的Nougat,音譯後就是牛軋糖。
至於東方版本,是傳說在明代有個書生名叫商輅,夢見自己跪在文昌殿,貢桌上有筆墨紙硯、花生和糖。商輅看見文昌君大手一揮將貢桌上的花生去殼飛進糖裡,而花生糖頓時化成數頭牛向自己飛奔過來,後來請人解夢有妙筆生花、智慧象徵的比喻。
商輅聽完解夢滿心歡喜,吩咐家人取取米殼和麥芽糖一起攪和,再加入花生,並請人製作牛形模具,製作成有牛外形的硬糖。因「軋」字有花生的含意,於是商輅就將這種糖取名為「牛軋糖」。商輅做完牛軋糖後付京應試,在同一年他連中鄉試、會試、殿試的第一名,也就是傳說中的”三元及第”。
為報達文昌神恩,商輅就製作牛軋糖還神,拜祭後就派街坊。牛軋糖於是因香醇有勁而廣為流傳,之後演變成較方便製作的長條形狀。
傳統的東方牛軋糖,以花生為主要餡料,糖果的硬度較高;而西方的牛軋糖,內餡多以杏仁果或開心果再搭配果乾,口感比較軟。
小廚房的"法式甜點"實驗室~蔓越莓杏仁牛軋糖 成功!!